问答题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材料三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的表格,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们所起到的作用说明了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3.问答题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政治文明财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第5表:死者的财产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3、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盎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引自《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的规定和材料一的原则有矛盾的地方吗?如果有,请具体指出。
(3)依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6.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款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使用金银币以外的任何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货币……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口货或出口货征收任何税款,但为执行本州检查法所绝对必需者除外。任何一州对进口货或出口货所征全部税款的纯收益供合众国国库使用;所有这类法律得由国会加以修正和控制。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任何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除非实际遭到入侵或遇刻不容缓的紧迫危险时不得进行战争。--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
材料二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归纳材料一中联邦政府的权力。分析本条款产生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一论断的理解,并结合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7.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民众共同的想法是“已经从读过的许多书中知道许多事情,同样也从各种不同的人中了解了许多事情……我准备……去经历和亲眼看看那些事物,以便我可能因此使得自己得到一些满足,以便我可能为后代赢得一些名声。”--《麦哲伦航行记》的作者毕加费塔语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是双重的……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和波兰科学家哥白尼(1473-1543年)的“日心说”遥相呼应,动摇了基督教会的有关信条。如果马丁·路德等人还在大力提倡读圣经原著以反对教皇专制,那么地理大发现让《圣经》自身也颇有捉襟见肘之虞。
材料三它让各地出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新品种,改变了大陆的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有些物种在欧亚大陆的传播,甚至为那里的人口增加提供了重要条件。印第安文明对人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农作物的培育。他们培育出来的玉米、西红柿、甘薯、南瓜、菜豆、马铃薯、辣椒、花生、向日葵等作物,后来经欧洲殖民者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人们往往过分强调了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忽视甚至无视了旧大陆之间文明交流的加强。其实旧大陆之间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也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欧洲和中国思想文化的交流……在与世界各种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融合之中,西方现代文明茁壮成长为真正具有世界性的文明。--以上材料均摘自计翔翔《地理大发现探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人们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的具体含义指什么?“地理大发现让《圣经》自身也颇有捉襟见肘之虞”,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角度指出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文明之间的交流呈现出哪些特点?

9.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曾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在工人合作社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20世纪初,俄国工业实力已居世界第五位,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但人均国民收入只有美国的1/7,英国和法国的1/5。工人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1913年,在5%拥有500名以上工人的大企业中,集中了全国大约54%的工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比资产阶级政党出现得早,而在欧美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比资产阶级政党出现晚得多。--摘编自江流《苏联演变历史的思考》
材料四十月革命期间的一次集会上,一个士兵说:“我们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送命,死得毫无意义。”列宁曾说:“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伟大的世界运动”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列宁为什么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
(3)俄国的这条“奇怪的道路”,在1917年11月到1920年底又是如何走下去的?有何作用?
(4)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针对俄国走的这条“奇怪的道路”,一些人对其否定的态度又甚嚣尘上,认为十月革命是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驳斥这一错误观点。

最新试题

简述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的具体表现。

题型:问答题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们所起到的作用说明了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题型:问答题

简述华盛顿体系及其实质。

题型:问答题

(1)材料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除材料内容之外,战国时期其他领域还有哪些重大变化?(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哪些进步性?(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该设置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题型:问答题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2)材料二的规定和材料一的原则有矛盾的地方吗?如果有,请具体指出。(3)依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题型:问答题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题型:问答题

简述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

题型:问答题

简述英国率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题型:问答题

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题型:问答题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美国政府推行这些政策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你认为在日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始终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