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案例:某市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师,在进行“设计”教材中《视觉传达》单元第三课《我怎么没想到》的教学中,尝试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运用教学课件与学生共同欣赏讨论了大量经典平面广告作品之后,学生们热情很高,于是,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安排了大量课时让学生进行创造练习。在教室中完成几幅手绘剪贴的作品之后,学生要求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创造,教师因此感到很为难:从学校的硬件设施、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条件都是具备的,可是这位美术教师对Photoshop软件很不熟悉,对其他可替代的软件更不熟悉。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不太有经验的老师也会有许多的窍门,很自然地以其他的理由拒绝学生的要求,不用暴露自己不会的事实。或者找时间自己学会了,再让学生用电脑制作,如果没时间学,就算了。而这位美术教师则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习的契机,不容错过。当时他在难点处理中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请教授电脑课的教师进行技术支援。而最后,因为教授电脑课的教师不能出席,这个难题最后的实际处理情况是:由两位学生作软件技术指导,这位美术教师作设计顾问。课后,同学们普遍认为通过共同讨论、互相支援的方式解决难题,让人感到轻松有趣,而且也很有收获。而美术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用同学们喜欢用的一个词简单概括,那就是:加分!问题:结合案例评价该高中教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8.单项选择题下列对“成就档案袋”评价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档案袋评定成为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但它们的目的和内容,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
B.档案袋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总结自我的机会
C.“成就型档案袋”一般是针对某一研究课题或专题性学习任务而建立的档案袋
D.测试的分数是学生好坏的评判标准,成绩的高和低是数值的表现

9.单项选择题新课程改革下对于教学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B.美术课程只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就可以了
C.评价的目的就是鉴别、区分好与坏
D.评价的结果不是最终追求的目的,我们是要从评价中体会学生思想意识发生变化的整个过程

10.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多媒体教学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B.必将成为教学中的主导方式
C.能够起到丰富教材内容的作用
D.充分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美术创造和美术审美活动

最新试题

李老师在书法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总是积极性不大,于是李老师通过观摩关于书法的公开课、听专家讲座等方法,找出教学差异。李老师的教学反思方法属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山水画》这一课的教学中,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勾、皴、擦、点、染”是教学重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灵活运用的,于是王老师选择了示范法进行教学,对山水画技法作出了详细的讲解与点拨,王老师是根据()选择教学方法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适合作为高中“设计·工艺”模块学习系列评价要点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金老师上《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一课时,先播放音乐,让学生对比观察多幅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并让学生当“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尝试总结异同点。该教师没有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是罗马盛期凸显个性和美化的雕塑作品。

题型:单项选择题

欣赏外国雕塑的章节中,张老师邀请多名同学参照雕塑作品给全班进行形体展示,有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互动中体会到了欣赏的乐趣,增强对作品的感悟能力,这体现了()教学模式。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朱老师在上《心灵的慰藉》一课时,播放截取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雅典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声画并用,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该课的教学特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书法·篆刻”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识别()以上的书体。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王老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关于“工艺”模块教学的课程上,要求学生()。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明代中期逐步取代浙派在画坛上霸主地位的是(),此画派因地域而得名。这一画派由画家沈周首先开创,他们师法元人,远追唐宋名家,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题型:单项选择题